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版)

发布时间: 2019-12-26 |  查看数:4808

我校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点)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8版)

专业及代码:软件工程085212
所在学院:4556银河国际在线
一、学科简介
  我校于1972年创办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1983年开始招收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生,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起源于2003年申请获批的软件工程工程硕士授予点,2010年起,正式开始招收“双证”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科经过4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已经形成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21余人,围绕国家需求和贵州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学位点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徳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具有从事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较全面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术道德,具备较好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软件工程领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献身科学与工程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应用先进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与应用研究工作。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基础和应用研发能力的软件工程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等多层次的社会需要。
  3、在软件工程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软件项目管理和项目开发的能力。
  4、较为熟练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能力。
  5、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格和科学道德。
三、研究方向
  (1)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
  (2)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经研究生申请可延长至4年),完成学分要求及相关培养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未能通过开题报告(答辩)、论文审核或论文答辩的,可申请推迟半年或一年答辩。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中包括公共课、学位基础课;选修课主要为专业选修课。公开学术报告、开题报告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必修内容,并记相应学分。硕士研究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总学分应不低于37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不低于29分。
  具体选课要求及内容见附件《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点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为第一责任人),可以成立研究生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共同进行指导。导师应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聚焦前沿、立足特色、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的原则,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答辩)并制定好论文工作计划。
  (2)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开发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能力。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4)研究生导师应既教书又育人,坚持为人师表,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研究生导师应该启发硕士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或应用实践都应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和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注重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硕士研究生应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拥护党中央的领导,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
  (6)学位论文原则上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生所在单位的生产需要和研究课题进行,由本领域研究生导师和专业学位硕士所在单位推荐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联合指导。
  (7)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硕士研究生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或参加硕士论文答辩的,可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所属院系同意并报研究生部审核,可延长学习年限,延长年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七、文献阅读
  专业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发展动态的有效手段,是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中外专业文献20篇以上(精读不少于10篇),同时要求写出相关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时间要求在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完成)。第四学期末,指导教师需要对硕士研究生专业文献阅读情况进行考核,对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批阅后给出成绩,对未完成要求者或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成绩不合格者可给予延长学习时间和延期答辩。
八、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提出论文题目和研究计划,选题力求和国家级研究项目或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具体的应用实践相结合。在第三学期末举行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统一组织,并进行公开答辩,开题报告及开题答辩不合格者须重新开题,再次开题不通过者,推迟半年开题。
九、中期考核
  在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第四学期末),学院组织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以及科研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按《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硕士研究生本人对论文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由指导教师对论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给出评语,凡不合格者,延期答辩。学院学术委员会将对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情况进行抽查,进行中期考核答辩。
十、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实践中树立知识报国、服务人民的志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应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引导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实际相结合,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工程应用、技术指导、知识培训、科技咨询、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和调查研究等形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十一、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相关培养环节并完成开题报告及答辩后,开始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要求硕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累计时间不少于一年。研究生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对论文工作计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十二、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由学位点邀请2位同行专家评阅论文并写出评阅意见。论文评阅人必须是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论文评阅方式为“盲评”。评阅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学位论文评阅中,两位评阅人都不通过的,直接取消答辩资格,推迟半年答辩。学位论文评阅有以为评阅人不通过的,可以在一周后进行第二次评阅,如果仍未通过,同样取消答辩资格,推迟半年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教授至少1人,校外专家至少1人,导师不参加自己指导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学位论文答辩的方式为“盲答辩”(学生不告知导师姓名和个人姓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补充修改论文资料,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申请硕士学位者需要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达到校研究生院相关文件的要求,达到《4556银河国际在线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最新版)中规定的毕业要求和申请学位的要求。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学院学位分委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三、培养环节重要时间节点
  
时间
  
培养环节内容
第一学期,开学两个月内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二学期
完成课程学习
第三学期
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
第四学期
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第六学期
完成学位论文及论文评阅、进行毕业答辩、提交相关培养表格
十四、说明
  本培养方案从2018级研究生开始实施,本培养方案未尽事宜参照《4556银河国际在线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最新版)执行,本培养方案解释权归学院学术委员会。


Baidu
sogou